长盈精密(300115)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A客户双轮驱动 经营情况向好
2023-05-25 15:15:53 | 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2023-05-25 15:15:53 | 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资料图)
短期来看,公司2022 年业绩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持续向好;长期来看,公司以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作为双轮驱动业绩成长,消费电子领域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绑定龙头,业绩有望实现高速成长,维持“增持”评级。
2022 年扭亏为盈,23Q1 大幅减亏,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2022 年实现收入152.03 亿元,同比+37.63%;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17.37%,同比-0.06pct;净利率0.45%,同比+6.47pcts。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 收入41.90 亿元,同比+13.85%,环比+6.51%;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120.28%,环比-0.86%;扣非归母净利润1.24 亿元,同比+115.15%,环比-18.98%;毛利率21.19%,同比+19.98pcts,环比+3.59pcts;净利率4.01%,同比+25.36pcts,环比-0.13pct。公司22Q4持续盈利,毛利率环比改善,主要系营收增长带来规模效应。公司消费电子国际大客户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零组件放量,新能源产品精密零组件业务多地产能逐步投产,驱动营收规模大幅提升,同时伴随产能爬坡,盈利能力不断改善。费用端:公司2022 年销售费用率0.98%,同比-0.73pct;管理费用率5.29%,同比-2.15pcts;研发费用率8.00%,同比-1.77pcts;财务费用率-0.16%,同比-2.40pcts,主要因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增加;整体期间费用率14.43%,同比-7.05pcts,费用率管控良好。2023Q1:公司收入30.09 亿元,同比-16.59%,环比-28.19%;归母净利润-0.81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96 亿元,同比大幅减亏;毛利率18.23%,同比+3.78pcts,环比-2.96pcts。
新能源汽车:绑定T 客户、C 客户,产能持续扩充,有望持续高速成长。2020年公司按计划推进各大客户供应商认证工作,已取得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供应商资格,2022 年以来新能源业务产能逐步释放,位于四川宜宾、江苏常州、福建宁德的三个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均已开始投产,就近服务国内外新能源龙头企业,已覆盖电芯结构件、模组结构件、Pack 结构件等产品。2022 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24.67 亿元,同比增长118.49%,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已提升至16%。目前,公司位于宜宾、自贡、常州、宁德的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均已投产,并且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持续扩大常州和宜宾产能。公司深度绑定T客户(供应Busbar 母排等)、C 客户(供应结构件,间接供货宝马、奔驰、上汽、吉利等国内外汽车终端厂商)等行业龙头,技术能力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并成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行业高速发展红利。
消费电子:海外大客户项目持续放量,积极布局XR 领域,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公司2022 年消费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18.37 亿元,同比+28.75%;其中,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收入75.97 亿元,同比+59.27%,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在海外大客户的笔电结构件份额提升,以及其他非手机业务如可穿戴、平板等领域销售增长;电子连接器及精密小件收入42.40 亿元,同比-4.15%,主要受安卓端下游需求疲软影响。我们认为,公司2022 年非手机类项目增长显著,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显著变化有望提高公司长期发展动力。此外,公司积极布局XR(AR/VR/MR)领域,打开成长空间。除已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核心客户外,公司还取得元宇宙行业重要客户的供应商资格,参与了行业所有头部客户主要XR 产品的研发。此外,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部分募集资金拟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 零组件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
募投扩产:拟非公开发行募资22 亿元,扩充动力及储能电池、AR/VR 零组件产能。2023 年3 月,公司公布“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22 亿元,将投资于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 零组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常州/宜宾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11.8/6.5 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分别为9.4/5.3亿元;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 零组件项目计划投资金额为8.1 亿元,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5.0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能力和广泛的客户基础,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充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产能、消费电子领域卡位AR/VR,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公司海外大客户产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业务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不及预期;公司原材料及人工制费成本上行;市场竞争加剧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短期来看,公司2022 年业绩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持续向好;长期来看,公司以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作为双轮驱动业绩成长,消费电子领域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绑定龙头,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考虑到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核心大客户产品销量阶段性承压以及项目爬产进度放缓、新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产能尚未释放等因素,我们调整公司2023/24 年净利润预测至4.0/8.8 亿元(原预测7.2/11.4 亿元),新增2025 年净利润预测为10.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33/0.73/0.90 元。考虑到公司2023 年仍处于新能源业务产能爬坡、盈利提升的阶段,业绩一定程度无法代表公司实际情况,故我们基于2024 年进行估值,参考公司过去三年PE-Forward 平均值为26 倍,我们基于审慎原则给予目标PE=20 倍,对应目标价为15 元,维持“增持”评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