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2022年通胀回顾与2023年展望:两大不确定
2023-01-12 19:16:21 | 来源: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编辑: |
2023-01-12 19:16:21 | 来源: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编辑: |
事件:12 月CPI 同比1.8%,预期1.9%,前值1.6%;PPI 同比-0.7%,预期-0.3%,前值-1.3%。
核心观点:2022 年通胀收官,影响因素中有两点超预期:俄乌冲突、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冲击。单月看,当前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环境依旧接近通缩。往后看,维持年度报告的判断:2023 全年通胀可控、但有两大不确定性。倾向于认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扩内需”,宽松仍是大方向,降准降息可期。
(资料图)
1、全年看,2022 年CPI 中枢2.0%,低于年初预期的2.4%、但高于2021 年的0.9%;PPI 中枢4.2%,高于年初预期的3.5%、但低于2021 年的8.1%。整体看,2022 年影响通胀的因素中,猪周期、煤炭等大宗价格、基数符合预期,超预期有两点:一是市场没有预判到俄乌冲突的发生(本身也无法预判);二是低估了疫情对于服务消费及核心CPI 的拖累。趋势上,CPI 全年可分两个阶段:1-9 月由于猪肉价格、物流不畅、基数等原因,CPI 整体趋于上行,对应Q1-Q3 CPI 均值分别为1.1%、2.2%、2.7%;10-12 月由于猪肉价格走弱、基数回升,CPI 趋于回落,Q4 均值为1.8%。其中,核心CPI 从1 月的1.2%回落至0.7%,7 月之后基本处于有数据以来同期次低水平。PPI 由于煤炭、有色等大宗价格回落+高基数,全年保持下行,Q1-Q4 均值分别为8.7%、6.8%、2.5%和-1.1%。
2、单月看,12 月CPI、PPI 同比均低于预期,其中:CPI 方面猪肉价格+油价下跌是主要拖累,PPI 方面油价+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价格回落是主要拖累;核心CPI 同比小幅回升、但仍为2013 年有数据以来同期次低,指向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当前经济环境依旧接近通缩。具体有以下特征:
1)CPI 方面:12 月CPI 同比1.8%,低于预期1.9%、但高于前值1.6%;环比持平,为有数据以来同期第三低。归因看,CPI 环比走弱、同比不及预期,猪肉、油价下跌是主要拖累。
具体看:猪肉价格环比降8.7%,降幅较前值扩大8.0 个百分点,汽油、柴油价格分别环比降6.1%、6.5%;另外,鲜菜、鲜果价格分别环比涨7.0%、4.7%,机票、电影、交通工具租赁价格分别环比涨7.7%、5.8%、3.8%,对CPI 有所支撑,其中前者主要受季节性影响,后者主要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线下活动逐步恢复。
2)核心CPI:12 月核心CPI 同比小幅回升0.1 个百分点至0.7%、但仍为2013 年有数据以来次低;环比0.1%,处于有数据以来偏高水平,指向防疫政策优化之后,需求有所恢复,但较往年正常水平仍偏弱,当前经济环境仍然接近通缩。
3)PPI 方面:12 月PPI 同比-0.7%,低于预期-0.3%、但高于前值-1.3%,主因基数回落;环比由+0.1%转为-0.5%,明显弱于季节性(2011-2019 年同期均值0%)。归因看,油价回落、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出厂价格下行,是PPI 同比超预期下行、环比弱于季节性的主要拖累。具体看:油气开采、燃料加工行业价格分别环比降8.3%、3.5%,降幅分别扩大10.5、3.7 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价格环比降1.0%,降幅扩大1.7 个百分点,食品制造、造纸、纺织等行业价格降幅均有所扩大。另外,煤炭、黑色、有色价格有所反弹,煤炭开采、黑色冶炼、有色冶炼行业价格分别环比涨0.8%、0.4%和1.1%。
3、往后看,维持年度报告的观点:2023 全年通胀风险可控、但有两大不确定性。CPI 中枢可能升至2.1%左右,节奏上前高后低,1-2 月可能阶段性升至3.0%左右;PPI 中枢可能降至-0.7%左右,节奏上可能呈“V 型”走势,低点可能在年中(-2.5%左右)。但有两大不确定性:1)防疫政策优化之后,需求集中释放、叠加2022 年偏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服务价格有阶段性脉冲式上行风险;2)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强,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仍有较强不确定性(比如根据国际能源信息署预测,如果俄乌冲突无明显缓和,2023 年欧洲天然气缺口可能高达270 亿m? ),可能增加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针对上述不确定性,我们倾向于认为:对于前者,根据我们对高频数据的跟踪,近期服务消费的恢复确实快于预期,叠加春节影响,服务价格确有阶段性回升压力;但考虑到疫情影响仍在、高基数等,上行空间预计有限,CPI 服务分项和核心CPI 的上行应会集中在下半年。对于后者,当前俄乌冲突尚未出现明显缓和或者恶化迹象,仍需边走边看。
4、央行多次提示“通胀风险”、“稳物价”,但通胀应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11.16 央行Q3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12.20 央行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2.28 Q4 货币政策例会均提出“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指向央行对防疫优化之后需求反弹、消费复苏存在一定担忧。倾向于认为:2023 年CPI 中枢、核心CPI 回升应是大趋势,但是短期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地产链、消费链的“弱现实”要转为“强现实”难度较大,意味着短期实质性通胀压力不会太大。对货币政策而言,首要目标仍是“稳增长、扩内需”,加上2023年通胀整体平稳,我国货币政策也远未到转向的时刻,宽松仍是大方向,降准降息可期,特别是1.20 就有可能单边下调5 年期LPR。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政策力度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