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焦点】债市聚焦系列:节前债市杠杆率先升后降 节后怎么看?
2023-01-30 18:26:17 | 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2023-01-30 18:26:17 | 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资料图片)
我们从债市杠杆率、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和隔夜占比等高频数据中观测到,1 月市场加杠杆情绪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我们认为1 月初债市加杠杆情绪升温主要是跨年后资金考核压力不再,融出意愿增强以及开年银行、保险机构配置需求高增所致,而节前加杠杆有所降温主要是节前资金面收敛、信贷“开门红”
预期增强和理财赎回余波未平所致,节后债市杠杆率大概率有所回升,但幅度可能有限。央行短期内收紧流动性降杠杆的概率也不大,10 年国债收益率在窗口期内有望小幅下行。
节前机构加杠杆情绪先升后降。根据托管量与待回购债券余额测算债市杠杆率,其在1 月5 日达到116.50%的峰值,但在1 月5 日后不断下滑,1 月20 日仅为112.22%;直接观察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在1 月9 日达到峰值7.45 万亿,其后不断下滑,1 月20 日仅为2.30 万亿。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占总回购成交量比例在1 月第一周和第二周分别达到了88.80%和89.64%,显示债市加杠杆情绪在1 月初一度高涨,但在第三周下降至74.91%,加杠杆情绪降温显著。总结三种指标的变化来看,1 月市场加杠杆情绪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与10 年国债和1 年期AAA 同业存单收益率先降后升的走势也比较吻合。
1 月初加杠杆情绪为何高涨?年末各大银行往往面临内部考核,导致机构对资金的需求会短期提升。而随着年末考核的结束,大行资金融出供给意愿增强,推动债市加杠杆情绪回暖。同时银行、保险机构也迎来新年“开门红”的配置行情。从数据上看,1 月初开始银行、保险债券交易净买入量明显增加,截至春节前,银行及保险机构债券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2784.46 亿元和1066.10 亿元,配置盘的发力带动了债市加杠杆情绪的高涨。
节前加杠杆情绪为何降温?历年1 月都是传统缴税大月,其缴税规模远高于同年其他月份,同时地方债大规模发行也会提升市场认购缴款的资金需求,资金面在此影响下有所收紧,带动机构加杠杆情绪有所缓和。同时,票据利率上行显示信贷“开门红”预期升温,债市情绪偏向谨慎,也导致节前加杠杆行为有所降温。此外,理财“赎回潮”影响虽已大大减弱,但余波仍未平息,叠加节前居民取现需求高增,理财赎回压力也限制了非银机构的加杠杆情绪。
节后债市杠杆率走势如何?节后债市杠杆率大概率有所上行,但在各类因素制约下上升幅度可能有限。回顾历史, 2021 年和2022 年机构均在春节后一周内结束降杠杆,转为加杠杆,因此我们认为债市杠杆率节后有所抬升是大概率事件。但今年春节前流动性投放远超往年同期水平,节后资金回笼压力较大,随着信贷需求的逐渐修复,资金利率回归政策利率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预计节后资金利率下行幅度有限,对债市加杠杆行为形成制约。此外,流动性分层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非银机构处于流动性传导的末端,理财在去年11 月以来“赎回潮”中规模下降了3.7 万亿(截至2022 年12 月底),大量优质利率债被售出。目前在回购交易中质押品相对受限,同时目前赎回余波未平的情况也将制约非银机构加杠杆的动力。总结来看,春节后债市杠杆率大概率有所上行,但在各类因素制约下上升幅度可能有限。
节后央行会收紧流动性,降低债市杠杆率吗?回顾2020 年以来几次债市加杠杆情形,我们发现杠杆率抬升后也可能伴随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但通过梳理我们也发现,近年来监管对于债市杠杆率升高的应对措施,呈现出提前预警、缓步转向,逐步回归政策常态的特点。在此影响下,我国债市杠杆率更加稳定,市场利率波动也有所减小。我们认为春节后隔夜占比短期内可能难以触及90%的临界点,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的概率不大,10 年国债收益率在市场小幅加杠杆的行情下有望小幅下行,但仍需密切关注央行政策操作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