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系列报告:实验室效率创新高、稳定性获认证 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发展提速
2023-01-09 14:33:06 |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2023-01-09 14:33:06 |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核心观点
近期钙钛矿电池及设备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化,无论是研发端、还是产业端,均有显著的积极表现,我们提炼核心要点并简评如下:
①晶硅钙钛矿叠层、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再创新高,研发端持续突破,叠层电池效率优势愈发明显;
(资料图)
②纤纳α 组件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 稳定性全体系认证,打破对钙钛矿组件稳定性的质疑,稳定性不会限制钙钛矿发展;③钙钛矿老玩家产线建设、优化持续推进,我们预计2023 年头部企业有望启动GW 级别钙钛矿设备招标,将形成显著催化;④新玩家奥联电子、脉络能源、光晶能源、华纳集团等涉足钙钛矿行业,产业界热度高涨;
⑤设备企业中标、出货不断,新玩家涌入钙钛矿装备制造环节。
简评
晶硅钙钛矿叠层、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再破世界记录①根据Solarzoom 公众号,2022 年12 月18 日,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的科学家宣布,其生产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32.5%,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该记录已获得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权威认证。
②根据仁烁光能公众号,2022 年12 月,经日本JET 第三方认证,仁烁光能团队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9.0%,再次打破了团队在今年6 月创造的28.0%的世界纪录。
我们的观点:钙钛矿电池具有较宽的能量带隙,其能量带隙范围比较宽,可以与晶硅或者不同带隙的钙钛矿做叠层,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近期钙钛矿叠层电池连续打破效率世界记录,证明实验室研发层面技术仍在快速突破,钙钛矿叠层的效率优势进一步凸显。
纤纳α 组件顺利通过稳定性全体系认证,钙钛矿组件稳定性实现了质的突破,稳定性不会制约钙钛矿行业发展
2023 年1 月6 日,纤纳光电发布公众号,经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权威认证,纤纳α 组件已顺利通过全球首个IEC61215、IEC61730 稳定性全体系认证。
我们的观点:①行业层面,此前业内对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性存在诸多质疑,纤纳α 率先通过稳定性全体系认证,证明钙钛矿组件量产稳定性痛点问题已被完全攻克,为钙钛矿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钙钛矿产业提速发展。
②公司层面,纤纳是目前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完整通过这两项稳定性全体系测试的钙钛矿机构;在经历中试级组件IEC 稳定性核心项目认证后,目前纤纳已顺利步入第二阶段,成功通过百兆瓦级产线下线的钙钛矿商用组件稳定性认证,公司在钙钛矿行业的龙头地位再次得以确认。
组件稳定性是钙钛矿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基石,此次纤纳α 通过稳定性体系认证,标志着钙钛矿组件稳定性实现了进一步的跨越,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指日可待。我们曾在报告《钙钛矿电池稳定性如何了?》中进行论述:从理论维度来看,针对钙钛矿材料自身稳定性不佳、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效率下降的问题,已有多种解决方案;从实践维度来看,实验室、产业层面钙钛矿的稳定性均快速提升,预计钙钛矿组件的预期寿命将不输于晶硅电池。此次纤纳α 稳定性的认证印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钙钛矿产业化并不遥远。
钙钛矿老玩家产线建设、优化持续推进,我们预计2023 年头部企业有望启动GW 级别钙钛矿设备招标①纤纳光电:2022 年10 月9 日,纤纳光电公众号披露其已完成D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招银国际和杭开集团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的开发和GW 级产线扩建,加快布局钙钛矿商业化第二阶段。同月金晶科技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钙钛矿用TCO 系列玻璃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②极电光能:2022 年12 月8 日,极电光能150MW 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产线是全球目前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同时具备BIPV 产品和标准组件的生产能力。
③协鑫光电:2022 年12 月14 日,协鑫光电公众号披露其已完成5 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 资本三家联合领投,川流投资等机构跟投,大股东协鑫科技持续加码,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轮融资将用于完善协鑫光电100MW 大尺寸钙钛矿组件产线的工艺和设备开发。
我们的观点:纤纳、极电、协鑫三家钙钛矿单结领域的领先企业均已实现了百兆瓦级别的钙钛矿产线投产,并且积极融资加强产线能力建设,我们判断2023 年头部企业有望启动GW 级别的钙钛矿设备招标,将对行业发展形成重要的催化,相关设备的供应选型值得重点关注。
新玩家奥联电子、脉络能源、光晶能源、华纳集团等涉足钙钛矿行业,产业界热度不断①光晶能源:2022 年8 月,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公司光晶能源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正轩投资领投,创新工场和鼎祥资本跟投,光智资本担任此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目前,光晶能源正在推进30cm×30cm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大,目标实现20%效率,并计划在2023 年投产100MW 中试线。
②脉络能源:2022 年11 月,钙钛矿光伏电池企业脉络能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国新思创领投,凡创资本、国华三新及高捷资本等跟投。此轮融资后,公司将落实中试线搭建和小面积组件的试生产,以进行技术开发和量产工艺验证,并计划在2023 年底完成1m×2m 大尺寸百MW 级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的搭建。
③奥联电子:2022 年12 月9 日,奥联电子全资子公司奥联投资与自然人胥明军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奥联光能,计划投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按照规划,2023 年50MW 钙钛矿中试线投产,2024 年600MW 钙钛矿装备和120MW 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力争5 年内形成8GW 钙钛矿装备和2GW 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④华纳集团:2022 年12 月15 日,华纳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学院举办东营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组建东营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建设联合实验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还将申报省市级别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产品中试。
我们的观点:众多新玩家进军钙钛矿电池行业,看好钙钛矿电池未来的发展潜力,资本端、产业端的热度不断,与此同时也涌现了更多一级、二级投资机会。我们认为随着进入越来越多企业涌入钙钛矿行业,且资本界保持较高的投资热情,产业界对于钙钛矿量产的探索有望加速,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正向循环,钙钛矿行业发展有望持续提速。
近期设备企业中标、出货不断,新玩家涌入钙钛矿装备制造环节①捷佳伟创:2022 年10 月,在获得某央企研究院的钙钛矿低温低损薄膜真空沉积设备订单,以及某国家科学院的反应式等离子镀膜设备订单后,捷佳伟创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共蒸法真空镀膜设备也顺利的再次取得订单,公司成功中标了某全球头部光伏企业的钙钛矿电池蒸镀设备项目。
②欣奕华:2022 年11 月,合肥欣奕华研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关键量产设备Inline 钙钛矿真空镀膜机已交付国内钙钛矿产业知名公司投入生产。
③奥来德:2022 年12 月,OLED 有机材料与应用部件龙头奥来德(688378.SH)公告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钙钛矿结构型太阳能电池蒸镀设备的开发项目,投资额2900 万元。
④奥联电子:2022 年12 月,公司公告进军钙钛矿电池及钙钛矿装备行业。公司预计2024 年600MW 钙钛矿装备生产线投产,力争5 年内形成8GW 钙钛矿装备生产能力。公司主要进行开发钙钛矿电池中试线、量产线装备,及其配套的功能层、钙钛矿薄膜、钝化层、透明电极、封装层等制备工艺;高效刚性钙钛矿电池组件及柔性组件制备、钙钛矿/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等技术方法等。
我们的观点:近期钙钛矿设备行业也在发生积极变化,一方面,钙钛矿设备企业中标、出货数量持续增长,意味着众多设备已逐步从研发阶段走向中试、乃至量产阶段,且下游对于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众多玩家涌入钙钛矿设备行业,无论是基于在其他领域的技术积累还是依托具有相关产业经验的研发团队,都有望促进钙钛矿设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二级市场投资标的的热度也随之升温。
投资建议:展望2023 年,随着钙钛矿电池实验室、试验线、量产线效率的不断提升,且钙钛矿组件稳定性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行业迎来加速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钙钛矿行业领先玩家有望于2023 年启动GW 级别钙钛矿设备招标,对设备行业形成较强的催化。技术革新,设备先行,我们重点推荐钙钛矿设备供应商。钙钛矿设备主要包括镀膜设备、激光设备、层压设备等,其中镀膜设备具有较高的竞争壁垒,如何实现大面积的均匀镀膜是难度较高的技术关键点,建议关注镀膜设备供应商京山轻机、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奥来德、奥联电子等;相比于不同的镀膜方案选择,激光设备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确定性,推荐和下游厂商配合紧密的激光设备供应商大族激光、德龙激光、杰普特、迈为股份、帝尔激光等;封装设备供应商推荐京山轻机。
风险提示:
1. 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尚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受到宏观经济运行、行业市场环境发展情况、量产效率提升速度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同时行业内各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业务推广等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同时如因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调整、项目审批等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各类钙钛矿电池项目的实施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甚至终止的风险。
2. 钙钛矿行业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钙钛矿电池量产技术研发尚处于高投入阶段,行业需要大量资源对下游行业的工艺和市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与技术储备,因此仍需要进行大量前期的融资以进行研发与产业化推进,若行业投资不及预期,可能会出现量产规模难以提升,进而难以提高量产效率及良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