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快讯】粤开宏观:从财税视角看北京:财政再平衡 支持首都减量发展
2023-02-24 15:15:28 | 来源: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2023-02-24 15:15:28 | 来源: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摘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中国建立70 余年来,北京经济财政见证了从一穷二白到国强民富的沧桑巨变,2021 年全市GDP 突破4 万亿元大关,人均GDP 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932.3 亿元,全市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的净贡献超过7000 亿元。
一、北京财政是首都建设的坚实保障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财政是重要支撑。近年来,首都北京开启了历史性的深刻转型,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了疏解功能、调整布局及优化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看到,北京财政加强财源建设、收入管理及绩效管理等方面工作,对于提升首都功能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北京财政主要呈现出“对中央贡献大、统筹能力强、收入质量高、土地财政实际规模低、债务风险低”五大特征,并在财源建设及财政改革两方面体现了地方特色。
第一,北京对中央财政形成了重要贡献。2020 年,北京对中央财政净贡献达到7126 亿元,为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上海,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企业所得税超2000 亿元,全部属于中央收入。从北京创造的全部税收看,中央级税收占比达63.9%,比重为全国第一。北京财政还承担了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等相关支出责任,人均公共安全、交通运输支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第二,北京财政的市本级统筹能力强。2021 年北京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超五成,支出比重近四成。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合计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5%。根据市区收入划分方案,市本级财政取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50%、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80%(2019 年以前为100%),有效充实市级财力,对全市重点项目、生态涵养区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北京财政的收入质量和财政自给率全国领先。2021 年北京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7.1%,为全国第一;财政自给率为82.3%,为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整体看,北京财政运行质量较好。
第四,北京土地财政的实际规模较低,房地产政策有弹性空间。北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处于全国中游,但政府性基金支出也较高,收支相抵后能够用于补充一般公共预算缺口的资金有限,调出资金往往仅有100 至300 亿元,为一线城市中最低。这意味着,北京实际上对土地财政依赖较小,住宅开发、保障房等相关政策更为收放自如,有利于管控房地产相关风险,推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及市民居住品质提升。
第五,政府债务规模不大,债务率处于较低水平。2021 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8770.7 亿元,排在全国第17 位。考虑转移支付后的地方财力,债 务率为90.2%,排在全国倒数第7。
另外,财源方面,首都经济和财源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情况,金融业对中央及北京地方财力贡献较大;工业领域中规模最大的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创税能力并不突出;汽车、电子以及新兴的医药制造业创造税收则相对较多。体制方面,北京经开区大力创新财政体制,仅设部门预算、不设政府预算,支出规模相当于16 个城区的中游水平,并侧重科学技术支出。
二、首都城市功能“重组”,财政面临四重挑战在首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首都财政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根据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北京要实现“四个服务”(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这对于北京财政意味着多方面的矛盾与压力。
第一,北京地域范围内中央地方事权财权划分还不够清晰合理。在北京提升首都功能的背景下,政务服务、国际交往等相关支出究竟由中央还是地方承担,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同时,现有的部属高校附中附小、中央预算医疗机构承担了北京居民的部分教育、卫生等民生需求,却未在北京财政中体现。此外,北京凭借政治中心的地位,吸引一批央企、民企在京设置总部并形成税收收入,现行收入划分方式是否合理也是关键。上述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第二,北京财源建设与减量发展的目标相左。北京城市功能“重组”,最关键的是产业和公共服务布局的重构,实现区域性的功能转换。一方面,北京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减量发展,尤其是经济繁荣的东城、西城两个核心区要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客观上对财政收入形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北京需要进一步提升首都功能,但首都功能背后的产业属性往往不强,加大各类配套建设投入后,不容易带来经济效益和税收增量。
第三,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势必疏解传统产业,加大收支矛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指出,首都创新发展在于科技、金融、文创等服务业以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新产业。这意味着,北京既有必要推动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外迁,也有必要出台政府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短期内,北京传统产业疏解与财源建设形成矛盾,处于“培育期”的新兴产业收入增量难以充分弥补缺口,财政或经历产业转型的“阵痛”。
第四,加大交通、住房、文教卫体、环保等民生投入将增加支出负担。首都1.6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了约2200 万居民。在全市常住人口达峰趋降的背景下,平原新城的常住人口持续上升,中心城区则出现了户籍人口上升、常住人口下降的变化。目前,北京人口集聚区域的公共交通和住房资源严重供不应求,医疗教育资源则需要根据人口分布变化而调整布局,而空气治理、水资源、供暖等方面也需要财政提供资金保障。另外,北京已完成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任务,未来实施相关项目时需足额安排资金,以防范隐性债务风险。
三、未来的北京财政何去何从?
展望未来,北京财政要坚持“稳收节支”做好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健全现代财政体制,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建设大国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大力抓好财源建设。利用好科技、人才、营商环境、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优势,培育一批“高精尖”企业、现代服务企业,激发产业集群效应,壮大支柱财源,为首都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扬“亦庄经验”,壮大首都经济财政引擎。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跨区迁移财税利益分享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是多方弥补收入缺口。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严控制新增项目支出,大力压减非必要一般性支出。向中央争取首都功能综合财力补助等财政政策,以适应首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以及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量发展”需要。
三是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两区”建设,创建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重点支持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平台建设,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四是服务民生保障和城市运转。针对与居民切身相关的卫生、养老、教育、环保等领域,持续保持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升预算执行效率、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风险提示:区域经济转型不及预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