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讯网
  • 主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央行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点评: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稳健偏松 利率水平合理适度_全球报道

    2023-05-18 08:32:19  |  来源: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  |  

    事件

    5月16日,央行公布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资料图)

    简评

    整体来看,央行相关表述没有太大变化,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稳健偏松,短期内进一步放松或者转向收紧的概率都不大。

    经济形势方面,与428政治局会议表述基本一致。

    报告指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但同时也强调“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问题。海外方面,强调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紧缩效应,并新增提及“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导”,目前来看,国内金融机构受到海外银行风险外溢的影响相对有限,但若海外风险进一步升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仍需关注对境内资本市场的扰动。

    通胀方面,表述由“密切关注”调整为“关注”,并强调“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央行在专栏4中对通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指出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去年年末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实体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央行多次提及关注通胀反弹风险,但年初以来我国CPI持续回落,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加剧,短期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低通胀环境下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偏松基调。

    货币政策方面,整体仍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准有力”的基调。

    报告新增提及“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与此前央行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的是牵引带动作用”相呼应,关注后续相关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安排和落地。此外,强调“利率水平合理适度”,与3月3日易纲行长的讲话“目前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相呼应,根据“缩减原则”,在不发生较大冲击的情况下,下调政策利率的概率相对较低。

    信贷政策方面,强调“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与一季度例会表述一致。

    一季度信贷投放扩大较为积极,各项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4月信贷投放开始放缓,央行适度调节信贷投放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保持金融机构对实体流动性支持的可持续性。

    2023年一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较去年四季度提升20BP,是2021年四季度以来首次提升。主要是受票据利率提升较多影响,较四季度上行107bp,其他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月以来票据利率持续下行至中枢附近,预计贷款利率可能重新进入下行通道。央行仍强调“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降成本仍是央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专栏方面,对利率水平、M2与存款增长、硅谷银行事件和通胀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专栏1《合理把握利率水平》中,央行对利率水平的把握采取“缩减原则”,符合“居中之道”,即决策时相对审慎,留出一定的回旋余地,适当向“稳健的直觉”靠拢。央行将继续健全“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传导机制。

    专栏2《如何看待M2与存款增长》中,央行认为近期M2和存款的较快增长很大程度是宏观政策适度发力、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体现。中长期看,经济平稳增长、物价稳定是检验货币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关键。

    专栏3《硅谷银行事件及启示》中,央行认为货币政策应避免大放大收,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应重视,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应关注。

    专栏4《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中,央行认为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也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后续展望:短期债市维持震荡,波动料将有所加大。

    对债市而言,短期经济仍延续温和修复趋势,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总量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但修复斜率有所放缓且结构分化,“稳增长”诉求下,也暂无转向的基础,短期仍以震荡为主。经济预期走弱已被债市较多地price-in,4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但债市反应不大,目前债市多头交易较为拥挤,警惕踩踏风险。中期债市的关键在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力度的博弈,若二季度经济修复进一步趋缓,不排除央行加大政策力度,包括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等方式。

    风险因素: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宽信用及经济修复进展超预期;增量政策超预期;欧美银行业风波发酵超预期。

    关键词:

    上一篇:实时焦点:金融行业动态:数字人民币未来三年或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下一篇:最后一页